【司圖觀點:介紹室內定位規格(上)】

前面幾篇文章說到面對武漢肺炎時,定位科技可以如何應用在防疫中,本篇就來介紹一下目前市面上的室內定位規格有哪些?
我就借用網路上整理好的表格:

圖片來源:大和有話說
1. WiFi
WiFi絕對是現今最常見的連網方式,同時也廣泛的運用在定位技術中,大家應該都有的共同經驗,在GPS被屏蔽或是干擾的地方,只要開啟WiFi就能獲得比較精準的定位(玩Pokemon GO有感)。
WiFi的優勢在於目前基地台已廣泛普及,大多不需要額外佈建硬體,而大部分智慧型手機也都有支援,因此率先達成規模化的目標;缺點則在於容易受到環境干擾,此外,耗電量大會導致手機等裝置的續航力不足,基地台也只能部署在有穩定供電來源的場域中。
2. 紅外線
紅外線是波長在無線電波和可見光波之間的電磁波。紅外線定位主要有兩種形式:一種是將定位對象,附上一個會發射紅外線的電子標籤,藉由佈建多個紅外線感測器測量信號源的距離或角度,計算出對象所在的位置。
另一種紅外線定位的方法是紅外線織網,即透過多對發射器和接收器,織成的紅外線網覆蓋待測空間,直接對運動目標進行定位(電影中珠寶周圍都有很多紅外線的概念)。
紅外線定位的優勢自然是在精度上,而且可以實現被定位目標不攜帶任何標籤或聯網裝置下也能完成;而缺點是高昂的硬體,以及容易被障礙物遮蔽、傳輸距離不長等限制也侷限它發展的空間。
3. RFID
RFID(Radio Field Identification)定位原理是透過一組裝置讀取目標的RFID特徵,聽起來有點陌生,其實日常生活常用到悠遊卡、一卡通,或是手機上的NFC無線感應,都是RFID的應用。
RFID定位的優點是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得到非常精準的位置,而且成本低、被動式定位標籤沒有電力需求(應該不會有人拿悠遊卡充電的吧);缺點則是無法聯網,難以整合到其他系統,導致場域中多不具備讀RFID取裝置,自然也無法應用在定位中。
本篇的介紹先告一段落,剩下的藍芽、ZigBee、UWB會留到下一篇再繼續介紹。